1月3日晚19点,农机化本科生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线上学习了北京师范大学康震教授主讲的“风展红旗如画——毛泽东诗词的理想信念和史诗境界”专题讲座。
康震教授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及毛泽东诗词赏析,从毛主席诗词“充分表现崇高的理想主义情怀”“高度概括总结伟大的历史进程、历史经验与时代精神”“全面展示高昂的战斗意志与斗争精神”等方面,讲解毛泽东诗词的理想信念和史诗境界,反映了毛主席的诗词全面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中国革命战争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表现出的伟大理想主义情怀和英雄主义斗志。同时,通过毛主席诗词激励同学们继续弘扬“西部红烛精神”,在本次西安疫情中,坚定信念、树立信心、为战“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李涵哲同志说,在听了康震老师的讲解后,我了解到:在不知道作者的情况下看他的诗词,一眼就会觉得这个人气度不凡。反而不会首先注意到他某些“用力过猛”的词语、韵脚。然后等知道作者了,会不禁感叹一句:原来是他,不愧是他,只能是他。毛主席的诗词是一种斗争精神的集中体现,作为青年应该在逆境中多读,多思考他的诗文。
梁浩同志说,听了本次讲解后我了解到毛泽东诗词继承和创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审美风格。毛泽东诗词中既有“倒海翻江卷巨澜”的恣意想象,又有“人间正道是沧桑”的真实感受;既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又有“唤起工农千百万”的目标追求;既有“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的梦中巡游,又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现实定力。毛泽东将诗人的浪漫想象融入现实世界的真实感受之中,是李白浪漫诗风的发扬,更是杜甫诗史风格的传承。
张文杰同志说,今天晚上跟康震老师回顾毛泽东诗词的理想主义情怀、现实主义史诗品格、英雄主义战斗精神,就是要回顾和总结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程,深入领会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路历程、革命意志与思想境界。步入新时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中,既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又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不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于涞源同志说,“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经过本次学习,我了解到毛泽东诗词的风格、情怀以及气势都别具一格、独领风骚。读诗、学诗、赋诗、吟诗、解诗、论诗,对毛泽东而言,是情趣爱好,是生活方式,是政治工具,也是交往手段。他的一生完全可以说就是一个诗人的一生。毛泽东诗词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在当今时代依然彰显其光辉和魅力,是常读常新、常悟常新的传世经典。
王世同同志说,通过今晚的学习,我了解了毛泽东的诗词创作灵感源于其丰富的斗争生活。毛泽东诗词描绘了波澜壮阔的抗争与搏击,抒发了汹涌澎湃的激情与心潮,展现了纵横捭阖的气魄和力量,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宏伟史诗,是毛泽东辉煌人生和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毛泽东诗词评史则对历史有新看法,论人则对人物有新见识,写物则对物象有新寓意,记事则对事件有新视角,是中国传统文化形式与现代生活内容完美结合的艺术奇葩。
主讲人简介:
康震,北京师范大学文百家乐补牌 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组部“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各类专著、教材多部。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等栏目鉴赏嘉宾。